为贯彻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厦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规划》、《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市及各分区“十三五”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等上位规划,以各分区为单位在空间上予以落地,厦门市规划委决定开展全市六区的空间战略规划及一张蓝图规划编制工作。2016年7月,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成立联合项目组,共同开展《海沧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海沧区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编制工作。规划工作旨在明确分区发展目标、方向、空间发展格局,提出空间发展策略,对生态控制区保护与开发、城市增长边界内“三公”设施布局、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等重大问题提出规划对策、进行具体安排。
规划范围:厦门市海沧区行政区范围。
规划期限:近期(2016-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规划目标:(1)落实市级要求: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对 “活力海沧” 的要求。
(2)总结区级诉求:了解总结海沧区一级诉求,明确区一级发展主要任务。
(3)明确空间战略:提出海沧区发展定位与发展愿景,明确空间发展战略。
(4)提出行动策略:根据空间战略的要求提出行动策略,策划”抓手“项目。
(5)指导一张蓝图:结合分区”十三五“计划等指导分区”一张蓝图“编制。
规划原则:(1)尊重规律,坚持城市科学发展的原则。
(2)全域规划,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3)生态优先,“山、海、城”协调发展的原则。
规划理念与方法 :统筹规划,合力发展;规划统筹,有序建设。
(1)组织共同愿景,设计实现方案。
(2)排序优先议题,制定解决政策。
(3)选择分配资源,实现特定目标。
(4)适时调整修正,适应需求变化。
发展定位:现代化国际港,创新型活力城。
发展目标: 2020年,成为“五大发展”示范城市的标杆城区。
远景,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厦门的展示城区。
发展规模:2020年,海沧区常住人口为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2平方公里以内。
远景,海沧区常住人口为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87.21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两城两湾倚两山”的双城结构,具有典型的山水城市结构特征。
两城:即以中部蔡尖尾山为界的南北两座新城,南部海沧新城和北部马銮新城;
两湾:即指海沧湾和马銮湾;
两山:即指北部天竺山系和中部蔡尖尾山系。
实施策略:
(1)区域协同发展策略
打造“一带一路”陆海枢纽;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拓展对台交流,再创台商投资新优势;发挥厦漳同城的桥头堡优势,推动海沧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
(2)生态保育发展策略
细分生态红线,明确定桩定界;持续水土保持,强化生态保护;作优生态环境,共享“绿色”福利。
(3)创新驱动发展策略
整合港口空间,壮大临港产业,促进港城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完善“3+3+6 ”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宜居城市典范策略
积极拓展城区结构;引导增量空间紧凑集约开发,促进存量再利用;加强生态控制,提升人居环境;构建交通便捷化网络,实现绿色低碳出行;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分片区发展目标:南营市,北拓城,整体发展;
产提升,城优化,产城融合;
山海望,湾城融,生态宜居。
分片区发展格局:海沧区总体形成“一港双城四区五园”的格局。
一港:海沧港;
双城:海沧新城,马銮湾新城;
四区:天竺山风景旅游休闲区,蔡尖尾山文化生态休闲区,海沧湾、马銮湾海上游览区;
五园:新阳工业园,生物医药园,东孚工业园,前场物流园,汽车文化产业园。
咨询请来电:0592-5534177